移動支付圈地后時代,商業銀行該如何破局?金融
加大自身支付品牌對客影響力,通過提升移動支付體驗建設有影響力的支付品牌,進一步加強了央行對支付機構賬戶資金監測和資金風險防范。
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移動支付共發生業務257.1億筆,支付金額157.55萬億元。第三方支付機構占據了大部分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而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入口、賬戶、通
2017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6年支付體系運行整體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251.11億筆,金額達3687.24萬億元。其中,移動支付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共發生業務257.1億筆,支付金額157.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82%和45.59%。 ?
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和移動支付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成為移動支付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尤其在應用場景的擴展上,除了人們常用的電商購物、紅包、滴滴打車、繳費、充值等之外,在“共享單車”、“微博問答”上也開辟了新的支付領域。
伴隨著移動支付場景的不斷豐富,移動支付技術也在進行快速的演進。目前,移動支付按照技術形態可分為移動端線上支付、O2O電子商務支付、近場支付三種,各商業銀行在三種支付形態上都有不同建設。
其中, 在移動端線上支付方面,商業銀行通過發展自身電商品牌,延伸對客戶服務的渠道,并結合自身優勢完成所有支付環節;
在O2O支付方面,商業銀行通過發布手機應用APP掃碼支付功能,來支持用戶線上、線下跨渠道掃描使用,擴展移動支付業務場景;
在近場支付方面,商業銀行與銀聯、通信運營商、移動終端廠商合作開發非接支付產品,主要包括各手機Pay產品、HCE云閃付和SIM卡支付等。
商業銀行通過多樣化的移動支付技術,為用戶帶來了更加安全快捷的支付服務體驗。在整個移動支付過程中,商業銀行的定位與客戶使用的支付產品緊密相關,當客戶使用商業銀行的支付產品支付時,商業銀行與客戶直接接觸,發揮著支付業務主導者的角色和作用。當客戶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支付產品支付時,第三方支付機構采用與銀行直連的方式,這使銀行成為“移動支付賬戶的提供方”。
隨著支付管理的規范化和“網聯”平臺的建設,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將通過“網聯”互聯,“網聯”將向支付機構提供統一公共的資金清算服務,進一步加強了央行對支付機構賬戶資金監測和資金風險防范。
第三方支付機構、各商業銀行、電信運營商等主要機構通過豐富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和支付手段,不斷地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與用戶生活緊密結合的移動支付服務,移動支付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人們掌上生活的新方式。
同時,移動支付也從早期的入口演變成了一個以支付為核心的生態圈。在這一生態圈中,主要參與方涉及客戶、商戶、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監管機構,還包括智能終端廠商、通信運營商等,并已逐步形成以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為核心的移動支付格局。各參與方各司其職、互利共存、資源共享、競爭合作,共同推進移動支付相關業務模式的延續和發展。
一、金融行業移動支付面臨的挑戰
當前,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夠與主要銀行互聯,通過便捷的支付體驗、豐富的應用場景、強大的營銷策略,占據了大部分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入口、賬戶、通路、產品的建設上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
移動支付入口方面,商業銀行很早就布局了各類移動支付入口,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憑借電商和社交等場景優勢,逐漸成為線上商城客戶端的主要選擇。近幾年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掃碼支付上的大力投入,形成了穩固而龐大的用戶群,而由銀聯、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移動終端廠商多方主導的近場支付,由于終端設備、用戶支付習慣等多種因素,市場普及度有待提升。
移動支付賬戶方面,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建立了個人支付賬戶,并通過將客戶I類銀行賬戶資金轉移的方式,支持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個人支付賬戶進行支付。雖然各商業銀行已支持客戶在自助渠道、電子渠道開立II、III類賬戶并進行相關管理,可支持線上小額支付場景,但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尚未普遍綁定II、III類賬戶進行支付,銀行通過II類、III類賬戶實現賬戶服務的格局有待轉變。
移動支付產品方面,目前各商業銀行分別通過建立獨立支付品牌的方式,加大自身支付品牌對客影響力,但相比第三方支付機構,商業銀行支付產品還需在易用性、便捷性等方面下功夫,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務,支付品牌影響力還需加強。
移動支付通路方面,目前,客戶通過銀行發起的跨行支付交易,銀行間統一按照銀聯和人民銀行的接入規范和標準進行接入。而客戶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發起支付交易,是由支付機構直連銀行完成交易處理,銀行需要與多家支付機構對接,目前還缺少統一的接入規范和標準。
二、金融行業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自身優勢
在當前形勢下,銀行業雖然在移動支付領域面臨諸多挑戰,但自身仍然具備一些方面的優勢。
在客戶賬戶方面,銀行作為客戶資金的最終管理和結算服務方,通過將傳統存款賬戶向支付賬戶轉化,能夠快速拓展客戶;
在商戶資源方面,銀行擁有大量優質的線下收單商戶,通過激活相關應用場景入口,能夠高效延伸產品覆蓋范圍;
在清算網絡方面,銀行通過全球機構布局形成高效低成本的自有清算網絡,同時與境內外清算組織合作實現內外互聯互通,結合充足的流動性支持以及國際聲譽、地位優勢,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支付清算服務;
在風險合規方面,銀行在完備的客戶信息、風險模型數據基礎上,結合大數據分析形成端到端管控機制,有助于規范支付行業生態;
在安全性方面,銀行在基礎設施建設、系統運營、產品及流程設計、資金監管等方面成熟穩定,具備全面的安全性。
銀行業應對挑戰的關鍵是要發揮上述優勢,確立移動支付發展戰略:
首先,在商業模式上開拓移動支付入口,通過擴展支付應用場景、引入行外客戶資源、挖掘客戶特征及行為,提高營銷成效、聚集合作伙伴、積累商戶資源、強化優質商戶存有量。
其次,在金融服務上,一方面以客戶為中心打造移動支付產品,通過提升移動支付體驗建設有影響力的支付品牌,增強用戶黏性、拓展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以銀行個人賬戶分類管理為契機深耕移動支付賬戶,通過加快基于II/III類賬戶的產品創新,發展普惠金融,為客戶創造價值,拓展賬戶規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