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COSMOPlat樹全球智造標桿,為網絡強國打造“中國芯互聯網+

海爾COSMOPlat盡管只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的一小步,海爾COSMOPlat已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方面的新坐標,而此次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好成為了全球頂尖企業的。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2018年4月23-27日,有“世界工業行業的趨勢晴雨表”之稱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在德國漢諾威舉行。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工業盛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自然也成為了全球頂級企業“秀肌肉”的最佳場所之一。
那今年,中國展商給全球工業領域帶來了哪些成果,帶著“全球工業互聯網樣板”光環的海爾COSMOPlat又能否再次引發熱潮?
全球競爭再升級,“網絡強國”推動制造行業變革再提速
當前國際形勢下,經濟實力已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而在其中占據核心地位的非制造業莫屬了。早在1978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工業4.0的出現,技術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誰領先實現智能制造,占據全球制造業的制高點,就意味著能夠掌控全球的價值方向,在國家產業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
對此,我國政府十分重視。2016年,習近平在“4.19”講話中明確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在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這也意味著,核心技術已經上升到“國之重器”的高度,其中技術最關鍵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而這三個“自”也就意味著中國制造企業需要走出一條完全屬于自己的路,沒有參考,也沒有退路。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也說:“真正的的企業不是看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技術。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中國需要一大批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引領技術變革。”
最近中興事件更在提醒我們,要實現網絡強國,把好互聯網“命門”,首先就要有一顆強健的中國“芯”,從而才能在這次全球制造升級中占據主動權,推動制造行業大革命。
智能制造成為跨國利器,全球張開雙臂歡迎海爾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抱著奮發圖強,強心固體的心態參與到全球競賽中,而此次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好成為了全球頂尖企業的“角斗場”。從展會的實際情況看,中國參展企業算是“不負眾望”,不僅規模更勝從前,工業互聯網成果也極為驚艷。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全球頂尖智造能力的中國企業備受關注。在去年的展會上,作為中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的中國名片,海爾自然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海爾COSMOPlat一經亮相,就吸引了來自德、美等頂尖工業國家參展觀眾的目光。比如德國政府工業4.0戰略指導委員會、德國工業4.0平臺等權威機構評定海爾COSMOPlat代表了全球工業的未來,展會舉辦方對其評論:“現在對工業4.0最有威脅的一個是機器人公司,一個是海爾。”
今年,全球對海爾及其COSMOPlat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德國工程院院長孔翰寧在與海爾展會現場負責人溝通時稱“收到的現場生產線上定制的小冰箱對他而言是獨特的禮物”,同時發出“歡迎海爾COSMOPlat到德國來助力企業轉型”的邀請。中國駐德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王衛東則表示:鼓勵更多中國企業學海爾自主創新、走向世界。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生產設備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副所長科爾更是主動尋求合作,表示很期待和海爾一起創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發中心。《無邊界的工業革命》作者烏爾里希·森德勒也直接表達了對海爾的嘆服,稱希望有機會去海爾總部交流工業升級探索。
全球行業頂尖人士對海爾態度的變化,不僅是對海爾這一年來全球生態的搭建,取得成績的肯定,更是因為在這場群芳爭艷的國際競賽中,中國智造大放異彩,海爾COSMOPlat秀出了新高度。
作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COSMOPlat沉淀了海爾30多年的管理經驗,是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時代下的智能體驗平臺。此次漢諾威博覽會上,COSMOPlat發布其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球生態體系,充分展示COSMOPlat的能力、產品和社會化解決方案。同時,海爾COSMOPlat還在現場展示新一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制造,將人工智能應用引入示范線。此外,海爾COSMOPlat也將從智能制造維度全面發力,通過中德雙方的技術研究合作,提升海爾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全球實力。
這其中海爾COSMOPlat,依靠其獨特的 “人單合一”管理模式,首創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先河,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打造工業互聯網領域新的里程碑。
深挖工業互聯這口井,打造“國之重器”,海爾這顆“中國芯”強在哪?
對比可以發現,海爾獨創的COSMOPlat成為了引領工業互聯網行業的新風向,是我國“網路強國”最好的證明,那海爾COSMOPlat又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總結“網絡強國”的兩大關鍵點,那就是一需要一顆強健的中國“芯”,二需要一條暢通的“大動脈“,海爾COSMOPlat剛好契合這兩點。
1、助力企業升級,打造超級生態平臺,成為全球智造連接器
一直以來,由于起步較晚,且幅員遼闊,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特征比較明顯,產業整體處于全球制造業鏈條的中低端,人們對于中國制造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世界加工工廠的階段。如何發展核心技術,跳出傳統制造枷鎖,進行創新產業升級,增強品牌勢能,成了中國制造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海爾COSMOPlat的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呈現完整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品牌,正是打造了一個強健的智造“芯”。
“海爾一直在思索,互聯網時代,中國制造業企業可不可以闖出一條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方向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海爾COSMOPlat的誕生,無疑給出了肯定答案。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COSMOPlat以PAAS、IAAS、SAAS層軟件/硬件開發、全球頂尖人工智能應用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服務以及數據管理、數據增值、數據安全的平臺運營三大能力為依托,使得智慧家庭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能夠快速、精準落地,同時用戶可以通過社群交互演化為終身客戶,互聯工廠則由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變,而平臺本身又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圈。
海爾也從之前的“威脅”,成了如今的“首選”。到目前為止,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歐洲企業首選用海爾COSMOPlat平臺助力自身工業升級。海爾COSMOPlat已迅速成長為世界工業互聯網生態品牌,在工業互聯網行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
2、專注用戶需求,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完美詮釋“人單合一”
在全球制造業內,雖然平臺之間的競爭力不同,各有高低,但用戶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尤其是在當下物聯網時代,隨著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市場的主動權已由企業轉向了用戶,我們進入了一個體驗為王的時代。產品是否能夠做成功,用戶體驗成為關鍵,用戶購買產品,并不意味著交易結束,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當用戶使用產品的時候,用戶體驗之旅才真正開始,而用戶的體驗之旅是否愉快,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口碑,影響企業的銷售。對于制造行業來說,同樣也不例外。所以縱然平臺再好,技術再先進,若離開了用戶體驗,也只是個空架子,被束縛了手腳,發揮不了作用。
在這個方面,海爾COSMOPlat恰好體現了自己絕對的先進性,它是立足于用戶體驗,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打通智能制造全環節。在海爾看來,COSMOPlat既不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相互帶動,也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創造用戶終身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用戶、資源的共贏共享,一方面通過高精度指引實現高效率,另一方面是在大數據基礎上關注個性化需求的“小數據”。而這是目前其他平臺所無法比擬的。
正因如此,海爾成為亞太地區唯一也是全球工業制造業第一個榮獲“高德納2017高科技制造創新者獎”的企業,同時海爾COSMOPlat也被全美知名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稱為“一項世界級創意”,成為工業互聯網行業的引領者,為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開疆拓土打通了脈絡。
總結
雖然我國的制造企業整體與世界上游水準還有一定距離,但也不乏海爾等位居全球領先地位的翹楚。美國媒體彭博新聞社網站就曾經說到:海爾“中國模式”顛覆舊系統,世界制造業進入“中國時代”。如今,海爾COSMOPlat已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方面的新坐標。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海爾COSMOPlat盡管只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的一小步,卻也成為全球智能制造的一大步!
(完)
曾響鈴(微信ID:xiangling0815)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AI新媒體“智能相對論”創始人。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趨勢革命 重新定義未來四大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志撰稿人,近80家網絡媒體專欄作者。“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