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的"謎之財報"觀點
受此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7月13日,蘇寧易購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期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 1.41 億元—2.41 億元,扣非凈利潤約為-6.50億元至-7.50億元。上年同期,蘇寧易購實現歸屬凈利潤21.39億元,扣非凈利潤為-31.90 億元。在業績變動說明中表示,同期由于蘇寧小店出表帶來投資收益增加影響,受此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其中,一季度總營業收入為578.39億元,同比下降7.07%。歸屬凈利潤為-5.51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滑505.45%;二季度,蘇寧易購業績有所好轉,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 3.1-4.1 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預計虧損 1.5—2.5 億元。雖然二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放緩,但上半年整體還是處于虧損狀態。
2014年以來,蘇寧易購的財報就一直都透著詭異,歸屬凈利潤每年都是正數,扣非凈利潤卻連續多年為負。梳理往期蘇寧易購的財務報表發現,從2014至2018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5億元、-14.6億元、-11億元、-0.88億元、-3.59億元,到2019更是擴大到-57.1億元。表面上似乎年年都有盈利,但其扣非凈利潤都是虧損的,意味著蘇寧易購的主業已連續虧損了6年,且虧損幅度在逐年擴大。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自2014年以來,蘇寧易購的扣非凈利潤就沒有盈利過,每年虧損。這幾年的扣非凈利潤合計巨虧過百億元!它究竟是靠什么扭虧為盈的?
梳理發現,2014—2019年,蘇寧易購幾乎每年都通過處理旗下的子公司與相關股權、股票資產獲取收益。一般而言,扣非凈利潤連續多年為負的公司,為了避免被退市,都會通過非經常性損益使得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正。蘇寧易購也不例外,通過處置資產的方式,在近6年的時間里獲利377億元。
2014年是蘇寧易購扣非凈利潤為負的第一年。這一年,蘇寧易購將11家門店全部相關權益,出售給中信金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營業外收入23.81億元。同時,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是中信金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2015年12月,蘇寧易購賣掉了旗下14家門店,獲得13.88億元營業外收入。并將持有的 PPTV 68.08%的股權全部轉讓于蘇寧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增加公司投資收益14.47億元。此外,還通過投資理財獲得投資收益2.37億元。
2016年,蘇寧易購向關聯方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北京京朝蘇寧電器有限公司100%股權,增加投資收益13.04億元。并出售6處倉儲物業,盈余5.1億元。
2017年,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獲得投資收益41億元。
2018年,繼續清倉阿里巴巴股票,獲得投資收益113億元。
2019年,蘇寧易購通過引入蘇寧金服戰略投資者獲得利潤155.6億;通過剝離蘇寧小店向Suning Smart Life Holding Limited出售蘇寧小店100%的股權,獲得利潤29億,僅這兩項就為蘇寧易購帶來超過180億的利潤。而且,蘇寧易購還在去年9月起開始持續減持華泰證券股票,截至2019年末,持股比例已經下降至1.55%,已經讓出董事會席位。
6年的時間里,蘇寧易購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為295.82億元,其中處置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加上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再加上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合計為275億元??孔冑u資產來掩蓋主業虧損的事實,已經成了蘇寧易購的套路。
當出售子公司和股票成了常態,那么我們就有必要重新思考蘇寧易購的經營模式:這家公司到底是搞零售的,還是搞資本的?
1990年,張近東開了一家蘇寧空調專賣店,這就是蘇寧易購的雛形。乘著消費大潮的東風,到2004年,蘇寧易購(當時叫:蘇寧電器)登陸深交所中小板。那時候,淘寶才成立一年,京東的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拼多多的黃崢剛剛碩士畢業。彼時的蘇寧,唯一的對手只有國美。轟轟烈烈的"美蘇大戰"以國美老板黃光裕的入獄拉下帷幕。但就在蘇寧為勝利而干杯的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正在迅速崛起。
面對電商的圍剿,蘇寧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突圍。一方面,蘇寧打造自己的電商APP,開始進行移動端的用戶積累。另一方面,蘇寧主動進軍"新零售"。2017年,張近東明確提出,蘇寧易購將結合線上流量與線下門店布局的優勢,打造智慧零售新業態。但尷尬的是,作為智慧零售新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寧小店卻一直處在虧損狀態。2019年6月,蘇寧易購最終還是揮刀割愛,將其剝離出了蘇寧易購的財務報表中。線下折戟,線上又有心無力,蘇寧易購前途一片"渺茫"。
再反觀蘇寧易購的競爭對手們,阿里巴巴跟京東就不用說了,就連拼多多也悄然成長了"龐然大物"。蘇寧易購卻正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比盈利,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和京東相差甚遠;比營收增長率,與拼多多相比,蘇寧易購也是望塵莫及。面對行業巨頭的市場份額擠壓、公司業績虧損重壓之下,美化財報數據雖然是一件較為常見的事情,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還是要把主業做大做強,通過產品優勢形成競爭壁壘,以此占領市場,實現盈利,唯此才能走上良性循環的康莊大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