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跨境支付行業報告出爐:2023年線下規模或首次反超線上觀點

艾瑞咨詢今天發布《2020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全球疫情下跨境電商受影響嚴重,導致今年的跨境支付線上市場大幅下滑,預計到2023年其規模將會首次被線下反超。
艾瑞咨詢今天發布《2020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全球疫情下跨境電商受影響嚴重,導致今年的跨境支付線上市場大幅下滑,預計到2023年其規模將會首次被線下反超。今年以來,以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為代表區域,C端跨境支付的線下市場則呈現出多元化的場景升級需求,如何用技術提升綜合服務成為B端行業競爭的關鍵。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跨境支付總金額達到了125萬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18萬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是第三方跨境支付依托發展的重要領域,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規模達到5.5萬億元。但2020年以來,因疫情導致國際物流線路嚴重受阻,與跨境電商相關的線上第三方跨境支付首次出現高達24.2%的負增長,很難再回到前幾年前的高增長態勢,預計到2021年才會逐步恢復回暖。
盡管C端跨境支付在線上增勢放緩,但線下規模卻有望在2023年超越線上。伴隨后續疫情過后出境旅游及出國留學消費市場的恢復反彈,跨境支付的線下增速將快速回歸高位線。據艾瑞預測:到2022年,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C端市場的線上支付規模增速預計在11.1%,而線下則有望高達61.5%;到2023年,前者的市場規模預計在9376.9億元,后者則有望首次超過前者達到9740.7億元。
艾瑞發布2020跨境支付行業報告:預計到2023年,跨境支付C端線下規模或將首次超過線上。
當線下跨境支付成為行業未來的新增長點,C端市場破局的關鍵就變成了如何提供更好的出境游服務,如何通過新場景拓展和新技術升級實現流量變現。比如,2020年以來,作為支付寶母公司的螞蟻集團推出Alipay+解決方案,通過和全球伙伴合作,連接全球商戶和電子錢包用戶,幫助商家抓住更多全球商機,讓消費者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享受本地化的數字生活和服務。年初以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當地零接觸的消費服務需求增長迅速,推動港澳地區居民的數字化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當地商家也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運用數字消費券吸引顧客,通過Alipay+解決方案服務更多不同電子錢包的用戶。
截止9月,澳門已有2萬多商家通過Alipay+的支持,一次性連接支付寶澳門錢包、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AlipayHK和韓國電子錢包Kakao Pay。自8月中旬起澳門對國內游客有序開放,在數字消費券的拉動下,當地通過前三類電子錢包消費的筆數環比增長了80%、交易金額環比增長了135%。未來澳門恢復向全球游客開放后,韓國游客在澳門也可直接用自己手機上的Kakao Pay付款,澳門商家則可以用澳門幣實時結算收銀。
在2020國慶黃金周期間,澳門已有2萬多家商家在Alipay+的支持下,喜迎內地客流復蘇回暖。
報告指出,伴隨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進入發展平穩期,賽道熱度開始減退。雖然線上跨境電商規模增速放緩,但線下跨境支付的新場景、新需求、新政策和新技術出現,依然會給行業整體發展注入催化劑。其中,C端市場將是未來破局關鍵,境外線下支付的場景升級和互聯互通,會讓跨境支付行業迎來下一輪顛覆性飛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