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10%,一條項鏈賣2萬,泡泡瑪特盯上珠寶生意快訊
泡泡瑪特旗下珠寶品牌POPOP早在今年1月,泡泡瑪特旗下獨立珠寶品牌POPOP,很多泡泡瑪特用戶對POPOP首飾并沒有展現出多少瘋狂和興趣。
“IP印鈔機”泡泡瑪特盯上了珠寶生意。近日,泡泡瑪特旗下獨立珠寶品牌POPOP,位于上海、北京兩地的門店相繼開業,選址在高端購物中心,與卡地亞、梵克雅寶等珠寶品牌比鄰而居。
不過,在年輕人購買黃金的血脈覺醒之際,POPOP卻以S925銀、貝珠、鋯石等便宜的基礎材料為主,定位于輕奢品牌,價格主要在319元~2699元之間。店內只有一款項鏈采用純金和天然珍珠為材質,并無IP元素,而是以品牌POPOP設計,售價為1.98萬元。
如昔日紅極一時的潘多拉一樣,POPOP同樣采取“組合式”定價方式,以店里售價2699元的純銀吊墜為例,如果想佩戴,需要再額外再花費1399元購買與之搭配的貝珠項鏈。
POPOP店內,都是 Labubu、Skullpanda 和 Molly 等為泡泡瑪特貢獻主力營收的IP。潮玩企業IP能否爆火存在一定的隨機性,IP的生命周期也存在不確定性,從Molly 和 Labubu兩大“銷冠”對泡泡瑪特的股價影響可見一斑。
從上線手游到打造線下樂園,泡泡瑪特一直試圖通過跨界挖掘IP的價值,實現更多的增長空間。珠寶是IP價值產業鏈的又一次延伸,本質上仍然取決于用戶對IP本身的喜愛程度,是否愿意支付一定的溢價與持續復購。
潮玩企業進軍珠寶,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條項鏈賣近2萬,泡泡瑪特闖入珠寶圈
開設線下門店之前,泡泡瑪特旗下珠寶品牌POPOP早在今年1月,便在多個城市開啟限時快閃試水,趕上Labubu全網火爆出圈、熱度幾乎達到頂峰的6月密集開業,無疑是不錯的時間節點。
由于門店位于上海、北京兩地,且有“北京限定”、“上海限定”飾品,在閑魚、小紅書等平臺上,代購POPOP生意率先火了起來。
張月是POPOP上海門店的一名代購,開業第一周,找她代購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售價699元的Labubu水晶項鏈。一部分是“倒爺”,張月說,有客戶找她買了6套Labubu全系列,再去當地高價賣出。一部分則是粉絲,張月每日訂單量有10余個,每筆訂單里需要代購的首飾不少于25件。一些氪金的用戶,更是為了給Labubu玩偶佩戴裝飾而購買。
讓張月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更具性價比,她曾提醒客戶可以只買吊墜,然后自己去網上買珠子進行DIY,但幾乎無人理會她的建議,都是直接成千上萬元下單。
但經過開業前幾日短暫的售罄、補貨,張月說,現在找她代購的訂單已經大幅減少。
由于首飾并非限量發售模式,用戶購買決策更加理性,在張月看來,從定價來看,POPOP本身面向的并非是其全部潮玩受眾,而是更有消費能力的那一部分用戶。
購買了上萬元POPOP首飾的曉雨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訴Tech星球,盲盒擺件的局限是只能放在柜子里、桌子上,好多毛絨掛件也不適合上班帶,首飾則增加了佩戴屬性,且可以進行不同的服飾搭配,售價上跟以銀飾為主的潘多拉、APM、OOAK是同一個價格區間。
與泡泡瑪特門店里更多是年輕人不同,曉雨多次在店里購買時都發現,POPOP的購買者更多是年紀稍長、更有消費能力的女性用戶。
與曉雨不同,因為價格、材質問題,很多泡泡瑪特用戶對POPOP首飾并沒有展現出多少瘋狂和興趣。
一位泡泡瑪特資深用戶告訴Tech星球,雖然開業他消費了上萬元購買首飾,但很難會想去復購。一方面,讓他不適應的是購物氛圍,與泡泡瑪特門店里輕松逛的氛圍不同,POPOP是傳統的珠寶銷售模式,面積不大的門店里四五個銷售人員圍著你,多少帶有一定的購買“壓迫感”。
另一方面,是IP的情感價值傳遞減弱。相比于PVC材質盲盒,搪膠材質之所以爆火,一個重要原因是玩偶的面部表情更加鮮活生動,便于展示和搭配,與粉絲也能產生更深的情感鏈接。相較之下,銀飾吊墜上的IP面部表情太小,視覺沖擊感減少許多。
POPOP的定價決定了很大一部分潮玩用戶很難轉化過來,以LABUBU“前方高能”最新3.0系列產品來說,單個盲盒售價99元,意味著粉絲用端盒792的價格,也僅能購買一個吊墜。相較之下,與日常購買均價在千元以上的MEGA系列用戶的消費能力更加匹配,但挑戰在于,POPOP是否具備相似的收藏價值。
MEGA是泡泡瑪特產品里一種售價動輒數千元的超大號公仔,定位收藏級潮玩。在泡泡瑪特2024年年報中,MEGA系列一年賣了16.8億元,在泡泡瑪特總營收中占據12.9%。
成本不到10%,潮玩界的潘多拉
從69元的盲盒跨界到上千元的珠寶,對于泡泡瑪特,這是一門客單價、利潤都更高的生意,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溢價空間。
自POPOP開設線下門店來看 ,外界對其最火熱的討論便是聚焦在老鋪黃金,這家同樣因為高估值、高毛利,與泡泡瑪特一起并稱為“港股新消費三姐妹”之一的企業,兩者背后還有共同的投資機構黑蟻資本。
早在2023年和2024年,泡泡瑪特就與周生生推出過聯名金飾,引發搶購熱潮,其中一款DIMOO周生生黃金足金吊墜售價3400元,金重約為1.8-2克,折算下來每克約為1700元,是當時金價(約為812元/克)的2倍多。
而無論是 Labubu爆火時,社交平臺上用戶自發為 Labubu佩戴金飾,還是義烏等地出現盜版Labubu金飾,都將潮玩和珠寶的跨界生意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位泡泡瑪特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珠寶品牌在泡泡瑪特內部有專門的團隊負責,而且有外部合作公司一起進行配套落地。
但無論是如今高漲的黃金價格,還是POPOP的產品材質、售價,都更多是摸著潘多拉過河。潘多拉也是迪士尼的聯名合作方,從其官網可以看到,多款迪士尼聯名戒指、手鏈售價,與POPOP幾乎一致。比如,一條迪士尼系列史迪奇手鏈售價為868元。
從社交平臺里可以看到,很多POPOP的購買用戶,也是潘多拉的昔日粉絲,更有用戶將POPOP戲稱為00后的“潘多拉”。
被稱為“珠寶界ZARA”的潘多拉,曾經爆火的主要原因在于DIY屬性,其用戶群體更加追求儀式感和自我表達。只不過,現在年輕人珠寶消費變化在于,從買金豆到直播間搶金飾,她們變得更加關注實用性,傾向于能夠保值的首飾。
相比之下,銀飾克重在5元到10元不等,且多個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自己購買的潘多拉出現氧化變黑,部分還出現寶石脫落的問題,數千元購買的手鏈,在二手奢侈品市場估值不到200元。
這自然也是當下POPOP要面臨的挑戰。泡泡瑪特選擇從銀飾切入珠寶領域,一方面是價格能夠更靠近其消費者,與POPOP相同價格區間,覆蓋的品牌除了潘多拉和施華洛世奇,還有 LV、Gucci 和愛馬仕等奢侈品牌入門級配飾業務。
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實現更高的溢價空間,盡管潘多拉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業績下滑遇冷,但75%的毛利率仍舊預示著這條賽道的“錢景”。
從POPOP的包裝上可以看到,產地里只是模糊到廣州市,并沒有顯示具體的生產制造廠商。據一位珠寶行業內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699元的Labubu水晶手鏈成本占比不到10%,而銀飾吊墜的開版不過幾百元,剩下的都是批量生產鑄造。
珠寶國檢集團(NGTC)培訓中心上海分校教學主管張蓮則向Tech星球表示,銀飾的溢價空間主要體現在設計、包裝還有宣傳上面,在銀飾售賣中加入寓意故事可以參考潘多拉和Tiffany,而Tiffany經典的藍色包裝盒,就是典型的銀飾通過包裝實現高溢價,許多人因為這個夢幻藍而消費。
瘋狂跨界,泡泡瑪特在焦慮什么?
比起創收和盈利,泡泡瑪特瘋狂跨界背后,最重要的是能否撬動IP更長周期的生命力。
正如在2022年,彼時因為營收增長放緩、多項利潤持續陷入低迷的泡泡瑪特,急需回應外界的是如何擺脫Molly 單一IP依賴癥,在盲盒概念泛濫,同類型產品大量涌入之后,如何保持增長的問題。
今年市值一度沖到3700億港元的泡泡瑪特,與爆火的Labubu密不可分。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顯示,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在去年為公司創下超30億人民幣的收益,實現726.6%同比的大幅增長,超過此前泡泡瑪特最經典的MOLLY系列。據2024年財報顯示,泡泡瑪特港澳臺及海外收入超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5.2%。
但隨著618大促期間,Labubu大面積補貨并開啟預售模式,Labubu崩盤在二手市場價格大跌,泡泡瑪特市值也隨之出現下滑來看,比起單一IP引起企業在二級市場過山車的表現,泡泡瑪特需要探索更為穩定性的增長。
這兩年,泡泡瑪特不止是在圍繞IP的動畫、城市樂園、手游等項目做出嘗試,從泡泡瑪特門店里也可以看到,圍繞一個IP周邊的衍生品也越來越多,包括積木、杯子、手機殼、背包、香薰等一切可以嘗試的產品。
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首次將其零售業務拆分為四大板塊:手辦、MEGA、毛絨玩具、衍生品及其他??。其中,手辦收入占比首次低于60%,毛絨品類收入暴增994%。“衍生品及其他??”則為泡泡瑪特一年貢獻了15.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56.2%。
一位泡泡瑪特門店店長也表示,盡管各項衍生品泡泡瑪特很早就在開發探索,但這兩年才真正開始大幅增長。
珠寶線下店的故事剛開始沒多久,泡泡瑪特最新的跨界觸角伸向了家電領域,目前正在招聘小家電采購主管、家電品質專家等崗位,招聘要求上,部分崗位直接標明需要冰箱、咖啡機、早餐機、電水壺等相關經驗,并表示該項目為A+及以上大投入項目。
更多的投入,密集鋪開的新業務,意味著泡泡瑪特尋找IP變現新場景的急迫性。
(備注:文中張月為化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