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嫁接”的科技,能有多穩?觀點
螞蟻上市遇阻,京東數科還能順利上市嗎?
螞蟻上市遇阻,京東數科還能順利上市嗎?
9月11日晚間,京東數科招股書曝光。2000億估值、203億募集資金、還有招股書和上交所回復的內容中的數字,無不展現這個金融科技獨角獸的魅力。
但在眼花繚亂的數據下,暗流正在匯聚涌動。
對京東集團流量的依賴、新產品商業變現難,2B業務自身周期長、差異大,最終導致京東數科的科技嫁接之路變得更加崎嶇。
如今三大金融科技獨角獸,陸金所搶先登錄納斯達克,螞蟻集團被監管談話后緊急暫停,京東數科上市之路是否會一帆風順?一旦它上市后,它的數字科技故事效果,能否達到預期?
科技的實力
如果從2015年定下轉型“金融科技”戰略算起,京東數科的科技概念已經打了5年。從金融服務到金融科技再到產業數字化,京東數科的科技化戰略逐步清晰,并在今年欲上市前后執行、宣傳得更加火熱。
在2018年11月,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在前期“金融回歸金融,科技回歸科技”口號下,金融科技和智能城市、數字農牧、資管科技、數字營銷等領域,成為京東數科布局并行的重點方向。
2019年,京東數科推出公司“2019年度十大事件”,金融科技業務只占一項,更大的舞臺讓給了智能城市操作系統,AI機器人、養殖,區塊鏈JD Chain等科技成果。
2020年會上,陳生強將3000萬的綜合類項目大獎頒給了“雄安新區智能城市項目”。彼時,京東數科副總裁、智能城市部總經理鄭宇剛加入公司兩年,“從 0 到 1 搭建了智能城市事業部”。
而在招股書中,“數字科技”的字眼貫穿全篇。
一方面,“科技”包裹了京東數科所有金融業務。
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主營業務是為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及其他客戶提供全方位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 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為客戶提供“科技(Technology)+產業(Industry) +生態(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務 。
而京東數科收入主要分為三塊: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 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其中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收入占比最高,從2017年80%降到至2020年6月的52%,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從17%升到41%。
而京東的金融產品,京保貝、京小貸、金采、京東金條、京東白條等,隱藏在前兩大數字科技之下。
另一方面,京東在不遺余力打造和金融關系較弱的由AI驅動的產業科技。
在智能營銷領域,京東數科打造了國內首個基于物聯網的包括戶外媒體管理平臺及智能投放平臺 在內的“京東鉬媒” 。
據招股書介紹,目前京東數科已建立龐大的線下物聯網營銷平臺,擁有自營和聯盟媒體點位數超過 1500 萬,覆蓋全國超過 300 座城市以及 6 億多人次, 向超過 500 家媒體主提供數字化管理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媒體資源的同步管理 和數據協同。
在智能城市領域,京東數科推出了“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和“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兩個產品,據媒體報道,京東數科已經與雄安、南通、北京等城市及產業園區落地合作。
除此之外, 京東數科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也進行了系統化研發布局
除了將業務產品打包在科技屬性下,京東數科未來計劃也和科技緊密捆綁在一起。
目前,京東數科研發人員數量為 4172 人,占員工總人數的比例為 41.77%。 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研發費用為16.19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5.67% 。
而本次IPO,將發行募集資金 四分之一作為補充流動資金,其次將用于數字科技中心擴建項目、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建設項目。
從金融到科技,京東數科的轉型升級之路可以打幾分?
嫁接的科技
由于技術路線、公司發展速度高度不確定性,科技公司估值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但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充滿未來想象力的科技公司的市盈率甚至能達到百倍。
這也是為什么,幾乎所有金融科技公司在招股書中都積極包裝秀出自己的科技肌肉。
京東數科也是如此。甚至早在2019年內部表彰會上,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表示,公司在2018年實現全年盈利,科技收入占比翻3倍。
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在本次招股書中,京東數科沒有具體披露兩大拳頭產品京東金條以及白條的業務數據具體盈利數據,只提到了貸款規模、活躍用戶以及部分科技服務收入。
對于京東金條,招股書重點介紹了其年度活躍用戶和促成的貸款規模。
2017年-2019年,京東金條年度活躍用戶數分別為302.08 萬戶、677.31 萬戶、1520.57 萬戶,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 124.36%;促成的貸款規模分為別 1036.85 億元、2554.92 億元、4589.15 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 110.38%。
而京東白條,則主要介紹其年度活躍用戶數與科技服務收入。科技服務收入是指, 京東商城及外部零售平臺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比例向京東數科支付科技服務費
2017年-2019年,京東白條年度活躍用戶數分別為 2492.73 萬人、3,584.36 萬人、 5,780.61 萬人,年復合增長率達 52.28%;白條產品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 14.73 億 元、27.34 億元、32.10 億元。
事實上,在上交所問詢函中,已經要求“京東數科按照各類業務的細分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列表分別披露收入構成情況”。
但京東數科回復稱,“公司的收入并非來自于單一產品或服務,同時,公司所有產品或服務將根據產業客戶的需求而快速迭代更新。因此公司三大類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收入進一步按照客戶類型進行劃分更符合公司商業拓展的實際情況”。
這意味著,京東數科堅持用金融機構、商戶和企業、政府等客戶類型劃分收入,而不是上交所期望的產品與服務。
除了沒有披露金融屬性較強的產品收入,京東數科極力推行的智慧城市科技,雖然已經有了與政府合作的案例,但處于剛起步階段。
雖然在招股書中,京東科技強調“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9.05%。但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為5.75億元 ,占比只有5.57%。
可以說,“智慧城市”看似市場廣大、科技感十足,但京東數科這部分產品,還處于“講故事”階段,遠未到商業化。
事實上,2B業務落地周期長,細分領域多且需求差異大,并且和傳統互聯網線上營銷方式完全不同,京東數科強調走2B道路,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京東數科強調的科技化、AI產業數字化,雖然理論貫穿在招股書中,但和實際的業務輸入一起,總有些偏離。
對京東集團的依賴
但作為京東三家馬車之一,京東數科的實力不容小覷。
國信研究報告將京東數科定義為領先的數字科技公司,認為京東數科價值對應2020年動態PS為6.8~11.0倍,對應合理價值為1589~2584億元,京東數科“作為全球領先的數字科技公司,將受益于我國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建議積極關注。
京東集團一手捧起了京東數科。
京東數科最初是京東旗下的一個部門,2013年10月正式開始獨立運營。在招股書中,京東數科將“京東生態導入增長”,作為其數字化場景生態第一部分。
而京東數科與京東集團“建立了高度戰略協同和長期、穩定、互惠的商業關系”,包括全面的業務合作,《數據信息合作協議》等一系列重要協議簽署,以及不競爭承諾。
京東集團是京東數科的第一大供應商也是第一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在2017-2019年間,京東數科向京東集團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金額分別為 26.75 億元、39.60 億元、53.12 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 29.50%、29.08%、29.18%;京東數科向京東集團采購商品和服務的金額分別為 9.93 億元、9.09 億元、7.12 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的 8.13%、8.91%、4.68%。
除此之外,京東數科部分收入來源于與京東集團旗下京東零售平臺上的第三方商戶、 消費者之間的交易,“一定程度上依托于京東零售的應用場景”。
除此之外,2017-2019年,京東集團生態向京東數科貢獻了15.20 億元、25.25 億元、28.83 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 16.76%、18.54%、15.84%。
兩方面相加,京東數科來源于京東集團生態的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為 46.25%、47.63%、45.02%。
從數據可以看出,京東數科對京東整體生態依賴依然較高。而京東數科認為,“在經營上不存在對京東集團的嚴重依賴”。目前京東數科來源于京東集團生態外的收入占比均超過 50%且呈上升趨勢。
此前有自媒體爆料京東數科出現大規模離職,且多為中高層。
離職是正常的。”京東數科員工曉宇(化名)告訴零點財經,“不止京東數科,基本上每家科技公司,尤其是設定多條業務線的公司,人員變動都很頻繁。”
曉宇不擔心京東數科上市問題,“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但大規模離職隱射出更深沉的問題是,除了和京東集團生態相關的業務,京東數科的其他業務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方向不明確,變動也多。
如果你關注京東數科招聘就能直觀感受到。”曉宇說,比如財務系統輸出等新崗位,都是京東數科的新產品,剛剛開始嘗試商業化。
不過,“板上釘釘”這個詞,如今應該要打個問號了。
11月3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決定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原因是“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道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隨后,港交所也發布“暫緩”通知。
螞蟻集團回復稱,將按照兩地交易所的相關規則,妥善處理好后續工作,繼續堅持“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
消息的余波像海嘯般涌上來。阿里巴巴開盤暴跌8%,市值跌超600億美元。螞蟻宣布在11月6日啟動新股認購退款程序,重新上市的時間可能要推遲半年左右。而影響更深遠的是,媒體報道稱,螞蟻集團需要重新調整上市板塊的業務內容以及重新估值,2萬億估值似乎難以支撐。
淺嘗輒止的科技創新對金融風險而言,一文不值。
如今,整個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劇烈變化,京東數科也被裹挾其中。小貸監管新規出臺后,京東數科旗下小貸業務也需要補足注冊資金,遵循新的聯合放貸紅線等要求。
而與螞蟻集團前后腳遞交了招股書,又同為金融科技獨角獸,外界自然會將京東數科和螞蟻集團放在同一擂臺上。
“公司在業務模式、發展階段、中心化分發APP、產品和服務等方面與螞蟻集團存在本質區別,在業務、財務等關鍵數據上不具備可比性。”京東數科在回復上交所問詢中表示。
具體而言,螞蟻集團通過一站式、中心化分發的支付寶APP提供全方位數字支付、數字金融和數字生活服務;而京東數科B2B2C的業務模式不依賴單一的中心化分發APP,京東金融APP是公司一站式生態場景的一部分。
而國信研究報告認為,“京東數科商業模式和螞蟻集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將京東集團的流量通過金融服務變現,京東白條和京東金條是公司的核心利潤引擎。
不過因為京東數科積極拓展2B業務,京東數科更像一家信息科技服務商。
國信研究報也指出,京東數科2B的原因,主要是京東數科在流量上與螞蟻集團根本不在一個量級,“為了避免在流量上與螞蟻集團正面競爭,京東數科只能押注在ToB業務上,通過輸出IT技術來彌補流量上的弱勢”。
京東數科、螞蟻集團、陸金所三大科技公司在今年陸續遞交了招股書。三家金融科技獨角獸,在二級市場一較高下。
和螞蟻集團如今風口浪尖相比,京東數科要安靜許多。
不可否認的是,京東數科招股書數據對業內而言算是差強人意,“像高中努力三年考上大專一樣”,歡呼聲寥寥。
但上市只是起點,京東數科未來如何,目前仍是一個問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