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360手機衛士送你一份新學期防騙指南互聯網+
有的犯罪分子便利用學生,360手機衛士便盤點了針對學生黨設下的五大類網絡電信詐騙騙局,犯罪分子冒充兼職招聘人員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除這些常見兼職騙術外。
時光匆匆,在家睡到自然醒的舒服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學生黨紛紛告別父母,踏上了自己的返校之旅。與此同時,很多不法分子卻沿路“埋伏”,伺機而動,把學生揣有生活費的錢包當成了他們的經濟來源。為了讓這些妖魔鬼怪現出馬腳,減少學生被騙的情況。開學伊始,360手機衛士便盤點了針對學生黨設下的五大類網絡電信詐騙騙局,以實際案例普及反電信詐騙常識,提高他們辨識騙術的能力。
背好行囊去上學 半路卻殺出網絡電信詐騙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在機場候機的大學生尤某收到了一條短信,稱其預定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聯系客服改簽機票。害怕因此耽誤行程的尤某緊忙同“客服”取得聯系,對方不僅能夠準確說出他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還承諾尤某在改簽成功后,可獲得航空公司為其提供的改簽賠償款,當然了,一切以他支付改簽機票保證金為前提。尤某信以為真,便按照對方要求將6500余元轉到指定賬戶,不久后便與“客服”失去了聯系。
圖一:犯罪分子設下“退改簽”騙局
實際上,不只是退改簽類騙局盯上了學生這一群體,假冒購票網站的詐騙手段也屢見不鮮。不法分子會先制作出一個假的購票網站,一旦有人進行購票,他們就會以“不能正常購買”為由,要求受害人進行二次支付,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
對此,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醒廣大學生,返校購票或者退改簽時,一定要到官方購票網站進行操作,避免被虛假網站“釣魚”。另外,學生還應對當陌生短信和電話提高警惕,不可輕信對方身份,還要對其言論的真實性進行核實,避免被花言巧語誘騙入局。
表面“發補助”背地撈大錢 這樣的“補助金”不能收!
除了在返校途中設下陷阱外,騙子還會打著“扶貧補助”、“助學金”的幌子,專挑在校貧困生下手,大學生小儲便因此蒙受了經濟損失。據了解,去年年末,小儲成功拿到扶貧名額,在等待補助下發時,他接到了自稱是扶貧項目“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聲稱小儲的補助已到位,準備發放。但是要想拿到補助款,小儲需要按照對方指示通過ATM機操作,輸入驗證碼激活,才方便匯款到賬。小儲完成操作后補助款未到賬,反而自己卡內的數千元被全部轉到了陌生賬戶。
圖二:犯罪分子以“助學金”為由騙取大學生錢款
針對此類詐騙案件,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分析稱,不法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學生詳細資料,接著冒充民政、教育局、扶貧機構等工作人員,給貧困生打電話或發短信,以下發“扶貧補助”、“助學金”等錢款為由,誘騙他們按指示進行“驗證碼激活”操作,最終反將受害人的錢全部轉走。
另外,安全專家還建議學生接到此類電話或短信時,要牢記“三個不”:助學金、補助金等扶貧項目不會針對個別學生單獨辦理;不會要求學生本人在ATM機進行驗證碼激活操作;不會向學生索要保證金等任何費用。
小兼職卻賠大錢 學生黨找兼職需擦亮雙眼
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可自行支配的錢款數目并不會太大,所以很多學生都會在課外時間尋找兼職,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騙子通常會通過短信、社交軟件、校園貼吧等渠道,傳播虛假招聘兼職廣告,其中“網絡刷單”這類陷阱最為常見。騙子在取得學生信任后,便會以“押金”、“保證金”等的名義向他們索要錢款,當受害者把錢都投入后不法分子早已逃之夭夭。
圖三:犯罪分子冒充兼職招聘人員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除這些常見兼職騙術外,近期還有一種新詐騙套路被媒體曝出。據悉,受害人蔡晶(化名)是某高校大二在校生,她經朋友介紹找到一份“刷單”工作。在刷單過程中,蔡晶應老板要求提供了身份證號、銀行卡正反面照、手持身份證自拍照等信息和照片,對此她雖有起疑,但在老板“零風險”和“高傭金”的承諾下還是相信了對方。最后,蔡晶在收到1000元傭金的同時,卻也背上了來自于多家網貸平臺的數萬元貸款。
交錢就能改學分?當心賠了錢又輸了前途
在告別了高中艱苦的學習生活之后,不少學生便徹底擺脫父母、老師的束縛,開始了以“吃喝玩樂”為主、“上課學習”為輔的大學生活。然而,平時不努力,期末徒傷悲。有的犯罪分子便利用學生“病急亂投醫”的心理,通過短信、網絡等方式,發送類似“改學分”、“考試包過”的廣告,一旦有學生經不住“高學分”誘惑向其轉賬,犯罪分子便會攜款潛逃。
圖四:犯罪分子以“改分”名義騙取受害人錢財
據媒體報道,2017年5月,有犯罪分子在互聯網上發布廣告,稱自己認識某些高校的教務領導、學院領導,只要學生交“費用”就能幫其改學分、改成績。然而,在受害人支付上述“費用”后,犯罪分子就會以之前聯系的“辦事人員”調離或其他理由,繼續向被騙學生收取更多錢款。該犯罪分子便是利用此手段,成功騙走了全國各地近80名大學生近百萬元。
對此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醒廣大學子,在享受大學輕松愉悅生活的同時,要將學習視為“主業”,避免在期末考試后和即將畢業之前臨時“抱佛腳”,尋找捷徑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落入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圈套。
網絡電信詐騙蔓延海外留學生成犯罪分子“案上羔羊”
除國內多發開學季詐騙外,針對留學生設下的詐騙陷阱同樣在海外蔓延。近日,加拿大安省雷灣市(Thunder Bay)向公眾發布警告,有犯罪分子冒充移民代理、警察等身份,以下發逮捕令為由,威脅學生交付所謂的“保釋金”。在騙子所營造的緊張氛圍下,大多受害人手足無措,最終落入陷阱。此外,除了冒充警察、移民代理這種騙局,犯罪分子還利用社交網站,通過交友、網戀等形式騙取學生信任后,再以生病、緊急事件為由借錢,然后拉黑學生,以達到騙錢的目的。
圖五: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威脅受害人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指出,電話、短信、社交平臺成為騙子的重要行騙渠道,留學生除了增強防騙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之外,還應對陌生電話、短信等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錢財往來時,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說辭。另外可借助于360手機衛士等安全軟件,有效攔截詐騙電話和短信。
近年來,遭受網絡電信詐騙的受害人群體呈年輕化趨勢,其中90后為年輕受害群體的典型代表。據獵網平臺發布的《2017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90后網絡詐騙受害者占所有受害人總數的43.1%。這主要是因為90后有較長的上網時間,同時又缺乏足夠社會經驗,警惕性也不是很強,所以這類人極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主要目標人群。
圖六:2017年網絡詐騙受害者年齡段分布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指出,同其他年齡段人群相比,90后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更具優勢,他們可發揮這一優勢,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加大對社會新聞事件的關注,從中汲取更多的防騙知識,在個人防騙意識提升的基礎上,才能降低自身被騙幾率。另外,學生群體也可下載360手機衛士等安全管理軟件,利用其欺詐攔截功能,及時對騷擾電話、詐騙短信進行標記和攔截,避免自己和他人遭遇詐騙。
此外,360手機衛士還獨家推出了手機“先賠險”功能,如若用戶在開通此功能后不幸“中招”,可申請理賠獲得單筆最高賠付6000元,全年最高賠付10萬元的賠付款。360手機衛士通過事前事后雙重保障,為用戶移動安全設立“防火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