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載體,騰訊要講的是什么故事?互聯網+
政府通過鏈接騰訊大數據平臺可以獲取精準信息,互聯網+政務服務,騰訊的智慧醫療通過信息互聯打破醫院信息孤島。
在3月5日發布的2018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再度成為關鍵詞之一。報告指出,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并對未來一年政府工作中提出建議,進一步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壯大新動能。
“互聯網+” 發展引發普遍關注,中國貢獻的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新四大發明引發熱議,也成為“中國自信”的信心之源。當中,作為企業界最早提倡“互聯網+”概念的科技企業,騰訊在互聯網+落地方面的觀點尤為引人關注。
能力外放:“連接器”助力醫療AI
在醫療領域,騰訊的舉措包含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大數據潛力,打通醫患信息屏障,提高醫療長尾市場的信息溝通,在醫療環節各個節點實現醫療資源的重新配置,讓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精準等等舉措。
在這些舉措中,我們能夠看到騰訊將自己的定位,放在了互聯網”連接器“的角色,鏈接醫院、醫生、患者,通過開發AI醫學影像產品為醫生決策提供幫助,重新為三方搭建全新的溝通平臺。
2017年8月3日,騰訊正式發布了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覓影聚集了騰訊內部沉淀積累多年的頂尖AI團隊——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可以說是在服務于自身海量億級產品多年之后,首度將這些核心能力釋放給了體系外的合作方。騰訊把這些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領先技術都拿了出來,與醫學領域進行跨界融合。首度展開的主要是支持肺癌篩查、食管癌、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觀察。經過一段時間的落地和臨床實踐分析,騰訊覓影已經發揮了不小的功效:對食管癌早篩的準確率已經能超過90%,肺結節早篩系統準確率超過95%,可檢測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結節,糖網病變識別準確率更高達97%。
這樣的診斷率,無疑能幫助醫生減少決策時間。之前醫生診斷病情都是依靠自身經驗積累,需要依賴具體的醫療數據,如今通過AI輔助,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醫生診斷的靈敏性,減少誤診率和漏診率。有助于提高醫生影像診斷水平和診斷效率,改善醫療決策。尤其是在提高邊遠地區醫療水平方面,其積極意義顯得更為明顯。
騰訊布局的智慧醫療并不僅限于對臨床醫療工作的輔助作用。今后更有醫保支付、AI醫學、問診處方、病歷結構化、醫療大數據等服務上線。
騰訊的智慧醫療通過信息互聯打破醫院信息孤島,為醫院提供高效的信息化建設方案和管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為醫生提供完整的綜合醫療服務業務的支持。減少醫生非專業服務外的時間精力支出,讓醫生回歸醫療,回歸患者。
解放被繁雜事務纏身的醫生生產力,意味著更高的診療效率和更專注的醫療流程。待打通醫保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后,這些融合將極大地改變看病難的難題,在降低醫院服務成本、幫助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等方面有重要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看,看似只是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的騰訊,實質上為醫院開辟了另一條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敏銳捕捉大數據契機的“慧聚”政務
在政務領域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類似持續的動作,騰訊助力政務領域,更大程度上體現在了民生普惠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方方面面。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提出要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速,通過大數據建設來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構建“大數據民生”工程。在此背景下,利用政務處理釋放更多大數據紅利,既是各級政府部門提升公共治理能力的一大挑戰,也是發揮互聯網治理能力的一大機遇。
去年12月13日,把握契機的騰訊發布了大數據品牌“騰訊慧聚”。在這個產品上,騰訊公布了5大平臺,可以全面覆蓋大數據的全生命周期,利用這五大平臺,騰訊可將內部高效穩定的大數據能力進行對外輸出。現在的“騰訊慧聚”更像一個“紅娘”,精準匹配民眾痛點和政務服務需求,鏈接二者產生更大的化學反應。
一方面,政府通過鏈接騰訊大數據平臺可以獲取精準信息,從而獲得做出科學判斷的決策輔助,推動精細化治理體系的建設,進而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拿重慶市氣象局為例,通過與騰訊公司合作,重慶氣象局圍繞“互聯網+氣象大數據”建設,借助互聯網+擴大氣象信息的覆蓋范圍,同時利用大數據推進氣象創新應用,通過氣象信息實時分析,將小時級的氣象預報提升為分鐘級。為重慶市民提供更全面、貼心的氣象公共服務產品。
另一方面,通過入駐微信”城市服務“,相關機構也可以擴大服務范圍公共服務,改進服務方式,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像水電費繳納、違章查詢、稅務申報等高頻民生服務,都已經可以在微信”城市服務“模塊實現解決。更多諸如此類涉及線上和線下互動的“一站式”辦理的事項,則可以通過接入騰訊大數據平臺來實現“上下縫合”,形成完美閉環。
“連接一切”開發更多場景
在連接一切的思路下,我們能夠看到騰訊持續不斷的相關行動。比如在云計算方面,騰訊在去年已經發布第三代騰訊云服務器,大幅提升了計算性能和系統穩定性,能滿足滿足企業在多重不同領域的計算需求,為產業智能助力。
又比如在2017年,騰訊通過打造“安全行業聯盟矩陣”,在輔助公安機關應對各種網絡犯罪、金融反詐騙、打擊互聯網傳銷方面騰訊提供智力支持,為網絡空間治理、打造網絡安全新生態將會有更多舉措。
目前,騰訊基于位置服務,已經在警務、旅游、智慧城市和商業分析等領域進行廣泛應用,助力全國多個嘗試交通部門和政府機構的政務交通和警務安全。
行動之后可見的變化是,在數字化時代下,騰訊所不斷宣揚的開放、聯合、共享,在新型行業合作競爭關系中,已經讓參與者不斷摒棄零和思想,打破封閉理念,用發展來代替競爭。作為這個模式的初創者,堅持走開放戰略的騰訊在不斷開放云計算、大數據、位置服務、網絡安全等領域的過程之中,支撐不同類型的合作伙伴進行創新的同時更是成功地連接到了愈加豐富的線下場景。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