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缺陷泛濫、售后推諉成風,添可洗地機如何淪為行業反面教材?快訊
在智能家居浪潮席卷市場的當下,添可洗地機曾以“高端智能生活電器引領者”的姿態闖入消費者視野,然而如今,其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的雙重崩塌,正將品牌拖入信譽與市場的雙重深淵。
在智能家居浪潮席卷市場的當下,添可洗地機曾以“高端智能生活電器引領者”的姿態闖入消費者視野,然而如今,其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的雙重崩塌,正將品牌拖入信譽與市場的雙重深淵。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添可投訴量高達10997條,遠超追覓(5467條)和石頭科技(2399條),投訴焦點集中于產品質量缺陷、虛假宣傳及售后推諉。
據大眾新聞·風口財經報道,“幾乎洗地機能出現的故障,都在添可身上出現了。”一位購入添可洗地機的消費者向記者投訴。據她描述,機器使用不久便問題不斷:電池充不進電、拖地漏臟水、地面水漬殘留、水箱發霉、無法自動回充……當她自行寄回維修后,卻無人聯系,客服最終以“主板進水”為由拒絕保修,要求支付超過1000元的維修費。
添可洗地機的質量問題已非個別案例,而是系統性產品危機。據大眾新聞·風口財經報道,2025年5月,一名消費者投訴稱,新購價值3600元的洗地機在7天內便出現“拖地散發惡臭、水漬嚴重”問題,但商家在15天內拒絕換新,只同意維修。
據大眾新聞·風口財經報道,更有消費者反映,其產品在四個月內出現三次相同故障,售后兩次返修均未能檢測出根本問題,僅以“使用不當”推諉或簡單更換水箱,直到第三次才勉強協商處理;另有消費者懷疑官方渠道銷售翻新機,“剛買的機器到貨后發現有大面積劃痕,機器底部還有維修的痕跡,懷疑是被人退貨的機器發給我了。”
添可的售后體系堪稱“消費者噩夢”。據大眾新聞·風口財經報道,質保期內拖延處理、質保期外高額收費已成常態:一位用戶洗地機2年內損壞,官方客服拖延至質保期后要求付費維修;另一用戶維修電池需支付919元配件費、60元人工費及30元運費,單次維修費用達1009元,按此頻率計算,年維修成本堪比新機價格。
線下維修點難找、線上運費昂貴、維修費離譜,更令人震驚的是維修環節的“調包”丑聞:有用戶將機器寄至官方維修點后,機身“傷痕”消失;另一用戶維修后機器掉漆、充電故障未解決,反而新增無法開機問題。消費者無奈吐槽:“售后就是不想讓你售后。”
添可的質量危機已直接沖擊母公司科沃斯的財務表現。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科沃斯歸母凈利潤從20.10億元縮水至8.06億元,收入增速由雙位數跌至個位數(2023年1.16%、2024年6.71%)。與此同時,售后及修理費用卻暴漲近4倍,從2021年的1.53億元飆升至2024年的6.91億元,近乎吞噬凈利潤。
添可雖占據科沃斯營收近半壁江山(2024年占比48.73%),卻已成為“利潤黑洞”。市場競爭加劇下,價格戰導致3000元以下產品銷量占比從35%猛增至55%,而添可的高維修成本進一步削弱其市場競爭力。
面對國內市場困局,添可試圖通過出海與品類拓展突圍,結果卻雙雙落空。天眼查APP顯示,海外業務營收增速(2022-2024年上半年分別為34.0%、40.5%、31.7%)遠低于石頭科技(2024年海外營收同比增長51%)。在品類拓展上,智能料理機、凈水機等新品均未復制洗地機“芙萬”的成功:智能料理機2023年營收僅355.93萬元,凈水機“暢飲PRO”天貓旗艦店累計銷售額僅4000+,與競品幾萬+銷量形成鮮明對比。
添可的困境,本質是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雙重失格的結果。當消費者以三千元高價購入洗地機,卻需面對頻繁故障、高額維修及推諉責任時,品牌信譽已不可逆地崩塌。在黑貓投訴平臺,添可的投訴量遠超競品,成為智能家居領域“質量門”與“售后門”的典型反面教材。
添可的案例警示行業,技術創新與營銷包裝無法掩蓋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的本質。當消費者用腳投票時,任何“高端智能”的標簽都將淪為笑柄。添可若想重獲市場信任,需從徹底整改產品質量、重建透明售后體系開始,否則,等待它的將是更深的信譽深淵與更殘酷的市場淘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