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機器無法取代人類!對沖基金大佬齊齊為人類扳回一招金融
程序化交易已經成為最火的話題之一,機器會否奪走交易員的工作,尤為金融圈所關心。
程序化交易已經成為最火的話題之一,機器會否奪走交易員的工作,尤為金融圈所關心。
這次,三位對沖基金大佬和新債王都試圖為人類這一邊扳回一招。
元盛資產管理(Winton)的創始人兼CEO David Harding告訴其客戶,重大的決定依舊要人類做出。他在致客戶信中稱:
盡管現代算法的威力強大,但完全不需要人類是不可能的。在對沖基金里,有些任務是適合通過自動化來完成的,比如說大規模持續的運算,以評價資產組合的風險。盡管該公司的450名員工包括了天體物理學家,但電腦離自我獨立決定還很遠。反而,人類需要在投資的每一個階段運行軟件。
值得注意的是,David Harding自己就擁有一個物理學位。他帶領下的元盛資產目前是華爾街的十大對沖基金之一,資產規模約為320億美元左右。
管理著另外一只主要基金的基金經理Michael Hintze稱,計算機模型可以發現市場異常,但卻很難給出答案。另外一個基金經理Jordi Visser則稱,人類在發現模式,比機器具有優越性。
而在這不久之前,新債王Gundlach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我根本不相信機器接管金融業。”Gundlach補充稱,提供在線投資組合管理、基本沒有人類干預的機器人投顧是一個危險的賭注:
“這是個一刀切的金融解決方案。每個人的投資組合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每個人所持的股票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當所有人決定賣出時,你就完蛋了。”
人類VS機器,似乎暫時扳回一招。最近,摩根大通最近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盡管目前美股60%以上的股票由被動投資者或量化基金所擁有,但這些基金自年初以來的的平均收益不到2%,遠不如剩下30%多的主動人工投資者,甚至還遠遠跑輸了大盤(標普500指數同期收益超過8%)。
【來源:華爾街見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